聚焦東盟:印尼中爪哇和東爪哇有利投資設廠
爪哇島為印尼的增長引擎
爪哇島是印尼經濟的增長引擎,居民數目佔全國過半人口。2025年首季,該島佔印尼國民生產總值(GDP)的57.4%,增長4.99%,為各大島嶼第二大增速。過去10年,爪哇島一直是印尼的主要經濟中心,平均佔全國GDP的58%,島上的雅加達(Jakarta)和泗水(Surabaya)分別是該國西部和東部的物流重鎮。爪哇島的出口貨物總額達1,010億美元,佔全國出口總額的38%以上。
鑑於越來越多企業有興趣到印尼投資設廠,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最近到中爪哇及東爪哇實地考察,深入瞭解兩地的製造業環境及發展趨勢。
爪哇佔全國近半投資
2024年,流入印尼的外商投資當中,近半(45.8%)落於爪哇島,總值達275億美元。在爪哇島以外,中蘇拉威西(Central Sulawesi)和北馬魯古(North Maluku)兩省也因礦產資源豐富,吸引了可觀的外商直接投資。
爪哇島的外商投資主要流向運輸、倉儲和電訊業(佔爪哇島外商投資總額的 14.9%)、化學和製藥業(7.41%)、造紙和印刷業(6.5%),以及住宅、工業和辦公區(6.5%)。
其中,來自香港的投資總額為24.64億美元,主要集中在造紙和印刷業(佔香港在爪哇投資的16.4%)、住宅、工業及辦公區(15.1%)、基本金屬業(10.5%)、其他服務業(8.4%),以及食品業(2.9%)。
中爪哇和東爪哇匯聚多種製造行業。當地商家表示,中爪哇的輕工業發展較為興旺,例如時尚、家具、紡織和製衣、電子和食品業,而東爪哇則以重工業較多,例如化學、電子、能源、汽車業和飼料廠。
主要產業 | |
中爪哇 | 東爪哇 |
|
|
資料來源: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 |
工業園區發展迅速
工業園區是印尼製造業生態的重要一環,目前當地已有140多個園區營運。
一些工業園區已劃定為經濟特區,但並非所有經濟特區都是工業園區。印尼首個經濟特區於2012年成立,全國各地至今已有24個,各自聚焦不同的關鍵行業,例如製造、能源、教育、醫療保健、金融服務、旅遊和研發等。
工業園區和經濟特區為在內營運的外國和本地公司提供多項優惠。
產業集群完善供應鏈
產業集群正在印尼的工業園區日漸興起。這些集群讓供應鏈上下游公司彼此靠近,優勢盡現,包括降低物流成本、縮短生產時間,並從各方面提高集群內公司的營商便利度。
一些大型公司會成為錨定投資者(又稱「蜂王」),將上下游的業務合作夥伴帶到同一工業園區,建立完整的供應鏈。
這些工業園區的集群可服務多個市場,有些以國內市場為主,有些只專注出口,有些則同時服務國內外市場。
重視可持續發展
印尼的工業園區日益重視可持續發展,對於設有可持續發展目標或需要相關認證的投資者或公司來說,較具吸引力。
這些園區的一大特色是設有可持續發展相關的基礎設施。有些工業園區使用屋頂太陽能板發電,其他園區則配備固體和液體廢物管理系統,包括採用超過濾和逆滲透回收技術的廢水設施,確保液體廢物不會排放到環境之中;劃定雨水蓄水池,善用天然水資源;以及引入廢物處理設施,將垃圾轉化為燃料和有機肥料。工業園區也設有充電站供電動鏟車等電動車輛充電。
軟件開發在這方面也發揮重要作用。一些工業園區採用物聯網解決方案,監控並分享用水用電、減排減廢的實時數據。這些數據其後可供租戶用於認證事宜。
經濟特區投資優惠
在中爪哇和東爪哇,園區的工業用地主要供出租建廠之用,但投資者也可以租用現成廠房。印尼工業園區的土地使用權最長可達80年,分別可於取得土地30年和50年後申請延長。1
為吸引投資,印尼政府已將紡織和製衣、製藥、化妝品和能源等200多個行業列為優先產業。這些行業的投資者可享有稅務優惠,例如抵扣投資總額30%的應課稅收入,為期6年,以及減免企業所得稅50%。
投資者若在經濟特區內投資重點行業,可享受長達20年的免稅優惠。其他稅務優惠包括豁免機械設備和原材料進口稅,以及退還出口貨物增值稅。
在印尼營商可能要面對複雜問題。例如,供本地使用的進口貨物必須由持有許可證的進口商進口,同時當局正分階段要求多種消費品必須獲得清真認證。此外,外國投資者若在印尼設廠,要先取得環境許可證,頗為複雜。印尼政府頒布《創造就業綜合法》前,強制要求許多項目完成環境影響評估。現時,當地已改用風險為本的制度,若公司的業務活動規模較小,且對環境沒有重大影響,則可以提交UKL‑UPL(Efforts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即代表業務符合環境管理和監測要求。此外,當局還推出線上單一提交平台,以節省企業的行政成本。儘管印尼已推出上述改善措施,但公司在遵守法規方面仍經常面對困難和官僚障礙。
因此,經濟特區提供的辦證服務相當有用,可以協助投資者處理監管及業務註冊問題。由於經濟特區地位特殊,發牌和監督權力都下放給經濟特區相關的管理部門,單一的發牌與監管聯繫點,方便投資者完成業務註冊英程序。以環境許可證為例,若行業獲認定不會對環境造成重大影響,辦證所需時間可縮短至約1個月。
此外,在經濟特區工作的外籍員工可獲得特別待遇,他們與家人都可取得臨時居民身份。這項安排對於在印尼擴展生產線的公司十分重要,因為他們往往要從本國派遣員工到印尼監督項目進度或培訓當地員工。
基建持續改善
中爪哇和東爪哇正大力建設公路和鐵路,改善港口與工業區之間的運輸連接。
東爪哇的基礎設施較為發達。泗水的丹戎佩拉港(Tanjung Perak)是印尼第二繁忙港口,也是該國東部重要的貿易和物流樞紐,處理國內及國際貿易。鑒於丹戎佩拉港十分繁忙,東爪哇一些工業園區已自行發展港口,包括專門處理散裝貨物和液化天然氣的港口。部分港口也開放給園區以外的企業使用,幫助減輕丹戎佩拉港的壓力。
在印尼設廠的製造商普遍滿意電力供應和網絡連線的質素,尤其是爪哇。值得注意的是,東爪哇現時也有向中爪哇和峇里供電。[2]網絡連線穩定,一些外國公司得以採用物聯網管理工具來監控生產線,並與本國總部分享實時資訊。另外,印尼通信與數字事務部長已於2025年5月宣布,該國將加速發展5G生態系統。[3]
勞動力供應充足
中爪哇的最低月薪為2,169,348印尼盾(約133美元),在全國各省中最低。與區內其他國家相比,中爪哇的最低工資也具競爭力(見下表)。這意味該省勞動力供應充裕,適合發展勞動密集型輕工業。
同樣,東爪哇也擁有大量適齡工作人口。泗水及周邊地區的人口超過600萬,工業園區的勞動力供應不成問題。值得注意的是,與中爪哇相比,東爪哇有較高比例的人口,教育水平達到高中/職業學校或大學本科程度。或許正因如此,東爪哇有較多資本密集型產業,相關工作一般更需要專業培訓。
儘管如此,印尼的專門勞工供應仍未算充裕。一些重工業公司表示,工人需要接受長達1年的額外培訓,才完全學會操作廠房機器。隨著工業園區的產業集群興起,加上陸續開辦技術或職業學校,而工人也逐漸累積相關經驗和技能,預計印尼的技術勞工供應將會增加。
製造業準備就緒
總括而言,近年來大量投資從香港和中國內地流入印尼,足證當地是個蘊藏優厚潛力的製造業基地。該國的天然資源豐富、勞動力供應充裕,基建和工業區快速發展,也增添了投資者的信心。
印尼的工業園區和經濟特區為投資者提供專屬優惠和一站式服務,加上蓬勃發展的產業集群和可持續發展元素等優勢,有意到印尼發展的香港製造商大可捉緊這些有利優勢,到當地投資設廠。
1 有關越南工業園區的詳情,請參閱《聚焦東盟:越南工業園區便利外商實踐供應鏈多元化》。
2 James Parulian Manurung, M. SidikBoedoyo, SriSundari, Ronald Sianipa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ve Science and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of the Energy Sector and Coal Phase‑Out in East Java Province to Support the State Defense (管理東爪哇省能源發展及減煤進程以支援國防)
3 Indonesia committed to building a 5G ecosystem in Asia-Pacific (印尼銳意於在亞太地區建立5G生態系統)
原文發表於 https://hkmb.hktd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