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创生态系统成熟 可持续电池研发献新猷
专访皓智控股行政总裁及首席技术总监,何锦镖及皓智控股,叶孙铭
「香港提供一系列资助和投资支援计划,有助我们加速商品化、进一步推进研发工作,同时扩大产能。」
香港一向是公认的国际金融中心,以及通往中国内地的重要门户。近年本港得到香港科技园公司大力支持,也逐渐发展为创新科技中心。这个生态系统孕育了多家杰出企业,其中以香港科学园为基地的皓智控股有限公司(GRST Holdings Limited)便是表表者。
皓智控股由孔源与何锦镖博士于2015年创办,聚焦研发洁净可持续的锂离子电池。何锦镖是化学博士,在电化学和绿色化学方面经验丰富,现任皓智控股的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技术总监。
皓智控股创新的黏结剂技术将活性材料固定在电极,且不含有毒的「永久化学品」PFAS(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并可透过简单的水溶过程,回收转化为高纯度的黑色物质,包括锂及其他具价值的材料。皓智控股的黏结剂材料及技术可与现今所有电池化学成分、类型和制造设备相容,不会影响性能或增加成本。现时,该公司正以商业规模生产黏结剂和电池。
桓能芯电(Pillar Energy)是皓智控股的合资企业,年产能达0.5吉瓦时,投资方包括瑞昱半导体(Realtek Semiconductor)主席叶南宏,以及多家中国内地电子制造商。该公司使用皓智控股的不含PFAS水溶解黏结剂材料,以商业规模生产锂离子电池,主要用于亚洲的电动双轮车和三轮车。皓智控股除了在合资工厂展示其技术的商业生产潜力外,还与中国及欧洲多家一线和二线电池制造商共同测试黏结剂材料,且已进入后期阶段,希望可以研发出不含PFAS的电池,供终端客户使用。皓智控股于2023年荣获「为地球奋斗奖」(Earthshot Prize),同时又参加了淡马锡信托基金会的Amplifier计划、谷歌的可持续发展初创企业计划、巴克莱银行的非凡影响计划,以及其他气候科技加速育成计划。
香港资助及支援深度技术公司
深度技术初创企业的项目开发时间长,且需投入大量资本,较难吸引传统创业投资者,筹集资金面对不少挑战。然而,香港向来是顶尖的金融中心,其创新生态系统已形成健全的集资网络,皓智控股等深度技术公司能够获取本地及全球资金,企业得以茁壮成长。
自2015年以来,皓智控股已获总额高达8,000万美元的融资,资金来源包括全球服装制造业巨头联业集团(TAL Apparel)的家族办公室、瑞昱半导体主席叶南宏等战略投资者。这笔资金不仅使皓智控股在商业层面全面开展材料的规模化验证工作,更助力公司锚定战略目标,著力构建并确立不含PFAS水溶解黏结剂技术的全球行业标杆。叶南宏与联业集团主席李乃熺先生均以董事身份参与皓智控股治理架构,凭藉其深厚的行业积淀与丰富的国际视野,为皓智控股尖端技术的全球化市场布局及产业化进程提供专业指导。
香港也提供一系列资助及投资支援计划,协助皓智控股等深度技术公司在港发展,主要例子有创新及科技基金和科技券计划。其中,科技券计划旨在资助本地企业使用科技服务和方案,以提高生产力或优化业务流程。皓智控股运用该计划提供的391,120港元资助,建立了一套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成功简化营运流程,增进客户参与度。2022年,创新科技署推出「为在香港进行研发活动的科技公司而设的公营机构试用计划」(PSTS‑TC),为每个研发和在公营机构试用的项目资助最高100万港元。皓智控股获得573,634港元资助,更得到机电工程署帮助,试行绿色制造的不间断电源供应器(UPS)系统。此项目旨在透过提高能源效益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加强公共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除了直接资助外,科技园公司还穿针引线,让深度技术初创企业与有兴趣推动尖端科技发展的创业投资者、天使投资者和企业伙伴紧密联系,获得所需资金,将创新意念发展成业务,对他们的成功至关重要。
香港政府、科技园公司,以及联业集团家族办公室、瑞昱和「为地球奋斗奖」等私人投资者提供的全方位资助、投资和支援,是皓智控股成长和成功的关键。这些计划不仅加快了皓智控股的研发工作,还促进该公司与学术和研究机构合作,以及在港创建先进的生产能力。皓智控股有这些强而有力的支援,在深度技术创新的领导地位得以巩固,而香港在科技发展的声誉也进一步提升。
香港是连接中国内地与全球市场的战略桥梁
香港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位置,皓智控股等深度技术公司能尽享地利优势,可与大湾区教育机构合作,以及聘用大湾区的精英。这也是皓智控股选择香港为全球总部的主因。该公司的财务、法律和行政团队均在香港运作,可有效管理全球业务、融资和策略伙伴关系,而香港邻近中国内地这个全球最大的电池市场,也有助皓智控股完善供应链,成品输往就近的内地消费市场。另外,香港的运输基建卓越高效,产品能快速分销到亚太各地。
皓智控股的研发中心设在香港,生产设施则位于广东,充分利用当地成本优势与完善的工业基建,具备灵活扩产的能力以满足全球需求。研发团队与中国内地的生产团队紧密合作,确保技术能高效转移。
香港科技园公司透过先进制造业中心和数据技术中心等设施,大大帮助皓智控股精简内地的业务运作。此外,香港的全球金融网络让皓智控股在成立初期,方便与投资者建立联系并得到所需资金,投资研发可持续电池,对企业发展起关键作用。
总而言之,香港位处战略位置,基础设施完备,资金和人才供应充足,以及生态系统给予支援,皓智控股得以带领电池技术创新,傲视同侪。
人才发展和基建支援助深度技术公司茁壮成长
香港近年重点强化创新科技生态系统,让皓智控股等深度技术公司受益不少,日益壮大并推动技术进步。香港政府正积极扩大创新科技人才库,目标是到2030年相关从业人员数量能翻一番至100,000人。皓智控股也有参与政府吸引及培育本地和国际人才的计划,得以招聘专才推动创新,包括在德国从事锂离子电池研究的博士级研究员,以及一家领先电池公司的资深工程师。
皓智控股通过香港持续壮大的人才库,组建了一支多元且技术实力雄厚的团队。公司的领导层包括4位博士,分别来自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ASTRI)、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NAMI),以及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Fraunhofer ISEISE)等著名机构,他们在电池和化学研究经验丰富。团队成员具备跨学科专业知识,涉猎材料科学、绿色化学、工程和数据分析等范畴,皓智控股得以加速研发及应用尖端深度技术,不断推动创新,一直走在技术发展前沿。皓智控股就此成功开创不含PFAS水溶解黏结剂技术,与业界现行做法相比,制造及回收电池排放的温室气体,分别减少高达四成和八成。
皓智控股凭藉这些专门的科研基础设施以至更广大的创新科技生态系统,与其他业界人士合作,获取更多资源并扩大营运规模。该公司可使用各项共享研发设施,加上邻近其他科技机构,共建创新合作的文化,于业内保持领先。
香港的人才培育、基建支援与金融科技计划,为皓智控股铺垫茂盛成长和扩展业务的沃土。随著香港不断强化其创新科技生态系统,皓智控股可大展拳脚,贡献区内的科技发展,更在全球深度技术领域成为先行者。
香港可以衔接监管规例与市场需要
香港政府近年著眼提升创新科技实力,为深度技术公司带来重大机遇。然而,应对复杂的监管环境是一大挑战,尤其是国际电池标准方面。香港可以把握机会,将安全及健康的监管要求与市场需要协调接轨。
有见及此,皓智控股正与本地主要业者合作,瞭解国际与本地制造电池的监管要求,以及产业的具体需要。这项合作旨在建立可扩展至全球的综合认证计划,而皓智控股也可借助本地公司的国际网络,在不同市场应用洁净电池解决方案,从而扩大其影响力。
这些认证服务也可为香港的创新环境带来裨益,初创企业和成熟公司均透过这个可信赖的途径满足监管要求,降低进入门槛,促进技术创新。这项措施可吸引更多深度技术和金融科技公司来港,香港在全球创新和一流专业合规服务中心的地位将更为稳固。
香港正朝著创新科技中心的标竿进发,善用策略认证服务,能拉近监管与市场需要之间的差距。本港凭藉其独特优势、深度技术专业知识和成熟的金融科技生态系统,大可把握机会,展示在尖端创新和技术发展方面的实力,长远成为环球科技创新企业首选的落户地点。
原文发表于 https://hkmb.hktd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