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條例》8月1日生效 促進香港金融創新
數字資產是全球大勢所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銳意將香港構建成全球數字資產中心。今年5月,立法會通過了《穩定幣條例草案》,為香港引入錨定法定貨幣的穩定幣發行人發牌制度。條例進一步完善香港數字資產活動的監管框架,以保障貨幣和金融穩定,並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穩定幣條例》將於今年8月1日生效,屆時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將開始接受牌照申請。
國際組織包括二十國集團(G20)轄下的金融穩定理事會已明確要求各地就穩定幣發行實施監管,同時全球主要國際金融中心正加速推進穩定幣發行的相關法例。歐盟已於2024年實施了《加密資產市場監管法規》(MiCA);美國亦在討論與穩定幣相關的法案並取得積極進展。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是較早制訂穩定幣發行人監管制度的地區之一。
穩定幣提升跨境支付效率降成本
穩定幣以法定貨幣為基礎,是運用區塊鏈技術的支付工具之一, 並不是投資或投機的工具。穩定幣不但可以發揮交易媒介的作用,降低成本和減省交易時間,還可以利用其可編程的特性,開拓多種類的創新方案,使金融服務流程自動化和智能化,便利資金流動之餘,可以更精準地管理與交易相關的各種風險。
金管局在去年年初推出穩定幣發行人「沙盒」,讓參與機構在有限範圍和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就其擬議的穩定幣應用場景和運作進行試驗。參與機構來自不同業界,包括跨境電商和物流、創新科技、銀行以及電訊服務行業,並具有本地和非本地背景。「沙盒」香港的穩定幣發行人發牌制度具靈活性和開放性,允許持牌發行人選擇不同法幣幣種,作為發行穩定幣的錨定法幣。
穩定幣是在傳統金融系統以外提供具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案,應用場景包括跨境支付。例如,在進行跨境貿易時,貨幣匯率波動大或當地金融體系不太成熟,就可以使用穩定幣作支付用途,減低跨境支付的風險及提升效率。除了以上的應用場景,「沙盒」參與機構亦提出其他用例,包括Web3、遊戲以及虛擬資產交易等。
發牌將是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如個別機構認為已準備充分並希望盡早獲得考慮,應於2025年9月30日(星期二)或之前向金管局提交申請。
公眾日後可參閱金管局網站上公佈的持牌穩定幣發行人。公眾應對任何聲稱在香港受到監管或持牌的穩定幣發行人,以及聲稱正在申請牌照的人士保持警惕。公眾如持有無牌穩定幣,須自行承擔風險。
此外,政府最近發布了《香港數字資產發展政策宣言2.0》(《政策宣言2.0》),涵蓋推進數字資產應用場景及跨界別合作的政策方向,並闡明探討以穩定幣作支付工具。為展現政府對穩定幣發展的支持及作領頭作用,政府在《政策宣言2.0》廣邀市場參與者就政府測試和利用獲發牌的穩定幣提出建議,例如如何用以提升政府支付的效率。
香港正完善既切合本地情況,又依循國際標準和慣例的監管制度,促進香港數字資產健康、負責任和可持續的發展,進一步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隨著全球主要地區逐步推動與穩定幣相關的監管制度,香港將繼續與國際社會合作,共同促進金融穩定和創新。
亞洲金融論壇展示創新金融科技方案 促進項目對接
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及香港貿發局合辦的年度活動「亞洲金融論壇」自2007年舉辦至今,已發展為香港以至亞洲的旗艦金融盛事,充份展現香港作為領先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角色。活動滙聚來自全球的政府丶金融和商業界領袖,分享真知灼見。
「Deal-making環球投資項目對接」作為「亞洲金融論壇」的重點環節之一,為項目持有人及投資者提供一對一會議。2025年活動匯聚全球超過130名重量級演講嘉賓,吸引逾3,600名來自60個國家和地區的參會者,包括70多個海外及內地代表團,促進跨地域的交流合作。
現場亦設有展覽專區,包括金融科技專區丶InnoVenture專區及FintechHK初創專區等,匯聚超過140家環球展商和國際金融機構、科技企業、初創公司、投資促進機構及贊助機構,展示不同的先進金融解決方案。
新一屆「亞洲金融論壇」謹訂於2026年1月26至27日舉行。
資料來源: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網站、 香港金融管理局
原文發表於 https://hkmb.hktd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