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条例》8月1日生效 促进香港金融创新
数字资产是全球大势所趋,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锐意将香港构建成全球数字资产中心。今年5月,立法会通过了《稳定币条例草案》,为香港引入锚定法定货币的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条例进一步完善香港数字资产活动的监管框架,以保障货币和金融稳定,并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稳定币条例》将于今年8月1日生效,届时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将开始接受牌照申请。
国际组织包括二十国集团(G20)辖下的金融稳定理事会已明确要求各地就稳定币发行实施监管,同时全球主要国际金融中心正加速推进稳定币发行的相关法例。欧盟已于2024年实施了《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规》(MiCA);美国也在讨论与稳定币相关的法案并取得积极进展。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是较早制订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的地区之一。
稳定币提升跨境支付效率降成本
稳定币以法定货币为基础,是运用区块链技术的支付工具之一,并不是投资或投机的工具。稳定币不但可以发挥交易媒介的作用,降低成本和减省交易时间,还可以利用其可编程的特性,开拓多种类的创新方案,使金融服务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便利资金流动,也可以更精准地管理与交易相关的各种风险。
金管局在去年年初推出稳定币发行人“沙盒”,让参与机构在有限范围和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就其拟议的稳定币应用场景和运作进行试验。参与机构来自不同业界,包括跨境电商和物流、创新科技、银行以及电讯服务行业,并具有本地和非本地背景。“沙盒”香港的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具灵活性和开放性,允许持牌发行人选择不同法币币种,作为发行稳定币的锚定法币。
稳定币是在传统金融系统以外提供具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案,应用场景包括跨境支付。例如,在进行跨境贸易时,货币汇率波动大或当地金融体系不太成熟,就可以使用稳定币作支付用途,减低跨境支付的风险及提升效率。除了以上的应用场景,“沙盒”参与机构也提出其他用例,包括Web3、游戏以及虚拟资产交易等。
发牌将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如个别机构认为已准备充分并希望尽早获得考虑,应于2025年9月30日(星期二)或之前向金管局提交申请。
公众日后可参阅金管局网站上公布的持牌稳定币发行人。公众应对任何声称在香港受到监管或持牌的稳定币发行人,以及声称正在申请牌照的人士保持警惕。公众如持有无牌稳定币,须自行承担风险。
此外,政府最近发布了《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政策宣言2.0》),涵盖推进数字资产应用场景及跨界别合作的政策方向,并阐明探讨以稳定币作支付工具。为展现政府对稳定币发展的支持及作领头作用,政府在《政策宣言2.0》广邀市场参与者就政府测试和利用获发牌的稳定币提出建议,例如如何用以提升政府支付的效率。
香港正完善既切合本地情况,又依循国际标准和惯例的监管制度,促进香港数字资产健康、负责任和可持续的发展,进一步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随着全球主要地区逐步推动与稳定币相关的监管制度,香港将继续与国际社会合作,共同促进金融稳定和创新。
亚洲金融论坛展示创新金融科技方案 促进项目对接
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及香港贸发局合办的年度活动“亚洲金融论坛”自2007年举办至今,已发展为香港以至亚洲的旗舰金融盛事,充份展现香港作为领先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角色。活动汇聚来自全球的政府丶金融和商业界领袖,分享真知灼见。
“Deal-making环球投资项目对接”作为“亚洲金融论坛”的重点环节之一,为项目持有人及投资者提供一对一会议。2025年活动汇聚全球超过130名重量级演讲嘉宾,吸引逾3,600名来自60个国家和地区的参会者,包括70多个海外及内地代表团,,促进跨地域的交流合作。
现场也设有展览专区,包括金融科技专区丶InnoVenture专区及FintechHK初创专区等,汇聚超过140家环球展商和国际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初创公司、投资促进机构及赞助机构,展示不同的先进金融解决方案。
新一届“亚洲金融论坛”谨订于2026年1月26至27日举行。
资料来源: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网站、 香港金融管理局
原文发表於 https://hkmb.hktd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