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香港、拥有超过百年历史的中国建设银行(亚洲) 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设银行 (亚洲)」或「建行(亚洲)」)是中国建设银行海外业务的旗舰机构,规模最大、功能最全、产品最多、人力资源具有突出优势。随着亚太区信贷审批中心于香港成立,建行(亚洲)将继续与中国建设银行集团驻港机构通力协作,在中国企业「走出去」与“一带一路”项目中扮演重要角色。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大部分中资企业将境外的总部或资金管理平台设于香港,令香港成为中资企业「走出去」的桥头堡,亦为建行(亚洲)带来重大机遇。香港是亚洲最活跃的银团贷款、债券、企业上市、资产管理、企业财资管理市场之一,也是境外最大的人民币结算中心,与全球市场紧密联系。通晓两文三语兼具全球视野的金融人才、以及会计、法律、税务等专业人才汇聚于此,加上人才高度市场化且雇佣机制灵活,对中资企业而言具有突出的人才优势。
建行(亚洲)近年培养出了一批海外融资专家,在过往的重大海外融资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力地带动了中国建设银行海外融资业务的发展。作为海外最大的综合业务平台,建行(亚洲)是重大海外项目的主要融资中心,拥有独立的结构融资团队和银团团队,可为企业提供涵盖国际银团、并购贷款、项目融资、资产融资等一篮子的金融服务产品。服务范围包括:方案设计、项目评估与提供咨询服务、建立财务模型、银团分销、协商文本谈判、安排法律文件签署直到最终贷款项目落地。
亚太审批中心在香港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建设银行国际化转型发展迈出重要一步,有助于提升审批的效率与专业性,也彰显出香港作为内地对外的桥梁与国际惯例及标准接轨的地位。透过处理实际案例累积相关经验的同时,在培训方面,香港培训中心充分利用香港资源、讯息、人才集中的优势,为学员提供了解离岸业务所需的国际化环境、专业人才的经验传授,以及企业与金融服务机构的协同效应,让来自各地的中国建设银行集团人员更好地支持中资企业「走出去」。
可持续发展是“一带一路”的关键。兆丰科技设备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黄兆辉集合力量,推动环保事业,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缅甸、孟加拉、印尼和杜拜提供绿色能源顾问服务。公司业务涉及废转能、太阳能和工业效能提升等。他同时认为,香港是理想地点建立网络,把绿色方案的方案带到“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地区。
讲者:
兆丰科技设备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黄兆辉
相关连结:
香港贸易发展局
http://www.hktdc.com/sc
香港贸发局“一带一路”资讯网站
http://beltandroad.hktdc.com/sc
文化融合加上区域联系,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影制作及发行。马来西亚依斯干达松木影城行政总裁Rezal Rahman指出,其工作室首部制作是Netflix史诗式电视剧集《马可波罗》,故事叙述丝绸之路。伊朗知名制片人兼演员Alireza Shoja-Nuri、新加坡Clover Films 总经理林德及马来西亚KRU Studios的执行制作人Norman Abdul Halim 一致认为香港的枢纽角色及本地电影人材促进文化交流,也让他们探索了“一带一路”的不同市场的可能性。
讲者:
Rezal Rahman, CEO, Iskandar Malaysia Studio, SDN BHD
Alireza Shaja-Nuri, Producer and Actor, Iran
Lim Teck, MD, Clover Films
Norman Abdul Halim, Executive Producer, KRU Studios
相关连结:
香港贸易发展局
http://www.hktdc.com/sc
香港贸发局“一带一路”资讯网站
http://beltandroad.hktdc.com/sc
来源:新华财金社

国务院日前印发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7个自贸区总体方案,7省市分别举行挂牌仪式。加上此前设立的4个,全国11个自贸试验区从沿海最发达、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向东北、内陆地区延展,形成了东中西协调、陆海统筹的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分析人士认为,新挂牌的7个自贸区将分工探索内陆开放先行先试的方方面面。
根据公布的信息,辽宁着力打造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整体竞争力;浙江将大力提升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河南探索建设服务于"一带一路"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湖北继续发挥在"中部崛起"战略和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示范作用;重庆着眼"战略支点"和"连接点"定位,带动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四川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实现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陕西将探索内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新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批自贸区除浙江属于东部地区,其他六个都属东北和中西部地区。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表示,这是因为自贸试验区要向全国推广复制经验,如果有中西部地区的,有东北地区的,就新华社Xinhua News Agency 5 能形成一些经验,进行风险测试,有助于在全国范围更高层次、更广泛领域进行推广,增加试点试验的针对性。
商务部研究院外国投资研究所副主任郝红梅认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具有一定的范围、具有可控性,其自主开放适用于国内规章,没有国际上的外部压力,风险相对可控,也便于压力测试与调整。
此间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在发展模式上,第三批自贸试验区的定位更加成熟化、差异化,不仅细化了作为自贸试验区的功能定位,还全面承接国家多个重大战略。
在重庆果园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交汇于此。这里有一张特殊的地图:"渝新欧"铁路横贯亚欧大陆,在果园港与长江相连。搭乘"渝新欧"而来的欧洲货物,可沿长江黄金水道直接出海。作为地处内陆的自贸区,重庆自贸区的最大特点是依托自贸区的制度创新,构建相对于"海洋贸易规则"而言的"陆上贸易规则"。重庆自贸区办公室主任李谦说,自贸区将利用政策创新空间,做大"渝新欧"的货运量,建立"硬件无缝衔接,软件规则统一"的多式联运物流体系。
"河南不靠海,不沿边,打开世界靠蓝天,提出货运枢纽高瞻远瞩。"河南机场集团总经理助理雷红丽的评价点出了河南自贸区的定位特点。目前,以郑州为重要节点,郑州机场已经实现了"一点连三洲,一线串欧美",将三大洲货运贯通,郑州机场覆盖全球的航空货运网络骨架已基本形成。
地处西北,陕西自贸区的设立不但有助于为内陆型地区开展自由贸易探索路径,形成示范引领作用,还能激活陕西在"一带一路"中的区位优势和文化资源优势,形成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特色。
"第三批自贸区涉及东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地区,形成全国性的试验区布点,对于国家开放型经济发展具有整体助推作用。"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卢山冰说。
"自贸试验区不是拼政策洼地,而是要打造制度高地。"中国贸促会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说,任何一个地方建设自贸试验区,都要既对标国际规范的模式去做,又要结合当地优势和特色推进。
"规则的灵活性和制度的创新性,有助于这些省份更好地利用其战略区位和基础设施,培育高端制造业、商业服务业和更自由的营商环境。"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授约翰卡萨达认为,中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在"真正接轨世界"。
原文链接
编辑推荐
热门文章
香港总商会《工商月刊》
内地的「一带一路」战略旨在透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该战略提出「五通」 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及民心相通,其中又以基建发展为主的设施联通作为重中之重。
香港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角色
「一带一路」沿线覆盖逾60个国家,涉及复杂的企业财资运作,当中包括现金流管理、外汇、跨境支忖、风险和责任控制等因素,因此需要一个地区企业财资中心,以集中所有财资功能,让跨国企业提升运作效率、减少外汇风险,以及在财资运作上实现规模经济。
香港是亚洲领先的企业财资中心,其优势在于拥有完善的金融基建,包括但不限于其具深度和流通性的外汇和货币市场、不设资本限制、稳定和自由的汇率,以及汇聚了世界各地顶尖的银行。此外,香港拥有简单而具竞争力的税制、普通法制度、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人口和商业专才,以及世界级的运输和电讯基建。更重要的是,香港毗邻中国内地,加上作为领先的人民币离岸中心,使其成为实现「一带一路」 项目的理想地点。基于上述种种原因,香港显然是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国企业在亚洲集资的首选市场。
新加坡是亚洲另一领先的企业财资中心,与香港有许多共通之处。与香港相比,新加坡更能吸引主要从事东南亚和印度业务的企业。当地亦为企业财资中心提供8%的优惠税率, 并为全球各地的财资企业推出多项奖励措施。另外,新加坡签署了80项避免双重课税协定,而香港迄今却只签订了少于40项,这方面的优势明显抛离香港。
财资业务能否有效运作,地理位置为关键的考虑因素。伦敦虽然是国际企业财资中心,但由于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距甚远,所以在这方面较为逊色。
相比之下,对于正在拓展全球业务的中国公司(包括参与 「一带一路」项目的公司)来说,香港是设立财资中心的理想地点,亦是跨国企业进行财资活动的首选地点,因为愈来愈多贸易以人民币进行交易。
如前所述,「一带一路」项目需要对外融资,以填补巨大的资金差额。债务融资或债务证券化是有效的途径,为该等项目提供资金。有别于股本融资,这个方案让各地政府保留对公共项目的控制权,同时亦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保证回报。
这个融资方式的另一好处,是可促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另一主要目标,即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要鼓励非居民企业和投资者持有和使用人民币,就要有一个具规模、市场主导的人民币债券市场。缺乏庞大而流通的离岸资本市场(债券、 股票、衍生工具和货币市场),窒碍了人民币走出去的进程。内地急需尽快建立具规模的离岸债券市场,或开放其在岸债券市场。然而,由于后者仍然受到严格的监管,而且以公债为主,在可见的未来不大可能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这正好是香港可参与其中的一环。香港具备发展成熟的金融基建,有利债务证券化和项目融资。香港亦是多元化的债券投资和发行基地,外币债务占本地市场的比例接近一半。 尽管新加坡的情况与我们近似,香港的优胜之处在于其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规模较大。
此外,香港拥有广泛多元的投资者基地,包括201个认可机构、158间保险和再保险公司,以及594个在香港依法成立的证监会认可基金。值得留意的是,2014年,超过七成的基金管理业务合计资产,即总值约2.3万亿美元,均来自海外投资者。
相比新加坡和伦敦等全球约20个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香港亦被视为基建投资的主要离岸人民币债券中心,包括结构型债券和基建债券。2015年年底,本港的未偿还点心债券总 额约3,680亿元人民币,远超以约500亿元人民币(2015年第二季)位列第二的对手新加坡。鉴于2015年本港的离岸人民币贷存比率仍然处于29.4%的甚低水平(相对于约70%的整体贷款比率),本地市场亦对多元化和长远的投资工具如债券有殷切的需求。再者,随着香港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基建持续改善,将有助吸引环球投资者来港买卖债券。
建议
香港政府应游说亚投行于本港设立财资中心。此举将引起群聚效应(cluster effect),鼓励其他已设立或有意设立财资中心的企业,选择落户香港,财资交易在同一地点进行,将提高成本效益。
虽然香港政府已为在香港成立的合资格企业财资中心提供优惠税率,其利润可按现行利得税率的50%课税(即8.25%),但在现时的制度下,企业财资中心须为独立法团,或符合安全港规则。本会认为应撒销此项规定,让跨国企业无须为享有税务优惠而改变企业架构,否则这将削弱税务优惠带来的效益,无法达致预期的目标。
另外,香港政府应与更多地区签订避免双重课税协定,以提升竞争力,拉近与新加坡的距离。现时,约47个与新加坡签订避免双重课税协定的国家,并未与香港签订有关协定,当中大部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财政司司长办公室应成立特别小组,带领并监督整个谈判过程,旨在加快扩大香港全面性避免双重课税协定的网络。
债务融资中心
鉴于「一带一路」项目为债务融资带来庞大商机,香港因此获得难能可贵的机会,以建立规模与英国相当的债务市场。香港政府应与私人机构合作,积极游说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及丝路基金在香港发行外币债券、点心债券及基建债券。香港金融管理局辖下的「基建融资促进办公室」,职能应扩大至包括市场推广的角色,吸引更多企业在港进行债务融资活动。
香港政府应考虑提供税务优惠(例如计算利得税时扣除利息收入),以鼓励企业持有债券。这包括扩大税务宽免范围,使不同政府及多边机构所发行的债务票据(不论任何货币),其相关利息收入和买卖利润可获税务宽免。现时,合资格债务票据计划根据《税务条例》(第112章)第14A条及26A条,宽减来自若干债务票据的利息收入及买卖利润的利得税课税。当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香港发行的人民币债券、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香港政府债券,以及多边代理机构发行的港元债务票据。此外,对于特定基金为基建项目发行的债券,政府亦可考虑豁免相关利息收入及买卖利润的利得税。
原文刊载于香港总商会《工商月刊》2016年9月号,请按此阅览原文。
编辑推荐
热门文章
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副院长金博蓝(Brian King)表示,大学的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被评为亚洲第一和全球第二的学府。学院把酒店服务、旅游及高质素教育,与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社会及经济层面联系一起。学院的学生称他们计划利用在香港学到的专业知识,贡献位于“一带一路”的祖国。
讲者:
金博蓝,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副院长
李潇,学生(中国内地)
Laila Tokbayeva,学生(哈萨克斯坦)
Pavithra Senevirathne,学生(斯里兰卡)
Richard Hrankai,学生(匈牙利)
相关连结:
香港贸易发展局
https://www.hktdc.com/sc/
香港贸发局“一带一路”资讯网站
http://beltandroad.hktdc.com/sc
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副院长金博蓝(Brian King)表示,唯港荟酒店带来独特体验并获得高度评价,为“一带一路”倡议带来酒店旅游服务及学习体验。来自中国内地、哈萨克斯坦、斯里兰卡和匈牙利的学生评价在这里的学习经验。金教授指出,学院和酒店成就行业中的未来领袖。
讲者:
金博蓝,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副院长
李潇,学生(中国内地)
Laila Tokbayeva,学生(哈萨克斯坦)
Pavithra Senevirathne,学生(斯里兰卡)
Richard Hrankai,学生(匈牙利)
相关连结:
香港贸易发展局
https://www.hktdc.com/sc/
香港贸发局“一带一路”资讯网站
https://beltandroad.hktdc.com/sc
菲律宾的外交政策向中国倾斜,而其庞大的基建升级计划作为中国「一带一路」的重要一环,现积极吸引中国资金投入。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 (Rodrigo Duterte) 的外交政策向中国倾斜,令其菲律宾发展计划 (PDP) 得到重大支持。菲律宾发展计划是一个重大的基建发展路线图,旨在振兴该国经济,主要包括七大基建工程,总投资额约 2,700 亿披索 (折合约53.6亿美元)。杜特尔特调整菲律宾的对华政策后,预期中国将积极参与 PDP 多项重大基建工程,使其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一环。
中国与菲律宾的基建合作已经展开。近期,菲律宾政府与多家中国公私营机构签署谅解备忘录,各方承诺参与有利长远发展的基建项目,改善菲律宾各地的交通运输及发展,特别是棉兰老岛。优先发展项目包括改善客运航线和港口的货物处理能力、解决马尼拉都会区日趋严重的交通挤塞问题,以及改善菲律宾国内的交通运输问题。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指出,中国全力支持杜特尔特提出的「10 点社会经济发展纲领」,特别是与「一带一路」目标一致的发展。在谅解备忘录签署仪式后,宁吉喆表示:「我们期望中菲两国携手推动基建发展计划,中国企业将到菲律宾大举投资。」
近期,不少中国高级官员到访菲律宾,足证中国十分热衷于到菲律宾投资。访菲代表团成员包括两家国有企业的高层人员,如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以及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副总裁。代表团旨在探讨发展马尼拉、宿雾以及达沃市港口设施的机会。达沃市是棉兰老岛的主要城市之一,总统杜特尔特亦曾经出任该市市长。
代表团亦审视了马尼拉港口中心 (Manila Harbour Centre) 的扩建方案。这个方案提出扩建港口以容纳更大型的货船靠泊,而扩建工程总额 74 亿披索,在马尼拉湾现有 79 公顷的填海土地之外,再额外填海 50 公顷,以便发展马尼拉北港口中心 (Manila North Harbour Centre)。扩建工程完成后,马尼拉北港口中心将成为菲律宾最大型的国际商业港口,让货船装卸散装货物。
马尼拉 R-II Builders 建筑公司负责管理马尼拉港口中心。副总裁 Red Romero 认为,中国代表团今次到访菲律宾取得理想成果:「虽然我们并非首次接待中国代表团,但与以往相比,代表团商谈基建项目的态度最为积极。」
另一方面,菲律宾政府批准在宿雾兴建货柜码头,项目成本达 1.83 亿美元。主承建商 Mega Harbour Port and Development 已伙拍中交疏浚,共同参与货柜码头的兴建工程,而中交疏浚是全球最大的疏浚公司。
上述宿雾的新货柜码头取名宿雾国际港,位于 Consolacion 镇沿岸,总面积达 85 公顷,港口的货船泊位全长 1,200 公尺。
宿雾港管理局总经理 Edmund Tan 表示,当地确有需要兴建新港口设施:「目前,宿雾港十分挤迫,而国际货柜码头的泊位水深不足,建议中的新建宿雾国际港预料可提供长远解决方案。」
交通运输网络方面,宿雾省政府宣布,已邀请中国公司参与横贯公路项目 (Trans-axial Highway Project)。横贯公路项目将兴建全长 280 公里的公路连接宿雾南北两端,而其他工程包括全长 7 公里的海港、550 公顷填海项目以及在宿雾的第二至第五区设立 4 个经济区。
宿雾省长 Hilario Davide III 表示:「中国金融机构有意到省内投资,因此,我们向他们推介横贯公路项目。」
在争议不断的南海问题上,总统杜特尔特的态度转趋软化,重新引起中国到菲律宾投资的兴趣。虽然菲律宾政府未必视中国为真正的友好邻国,但由于菲律宾有意发展国内基建,中国可望从中受惠。
不过,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张宇燕博士与亚洲管理研究所的 Federico Macaranas 博士发表联合声明,指菲律宾除了吸引投资之外,亦可以从中国引进不少基建工程技术,获益良多。最近,在马卡蒂市举行的亚洲管理研究所论坛上,张宇燕博士表示:「中菲两国之间存在广大的合作空间。」
特约记者 Geoff de Freitas 宿雾报道
编辑推荐
热门文章
缅甸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大有机会受惠于「一带一路」倡议。不过,缅甸首先必须获取大量投资,改善国内的基础设施。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很可能为缅甸带来重大裨益,这主要与缅甸的地理优势有关。缅甸的位置,位于中国南部和人口庞大的孟加拉与印度之间。此外,缅甸有多个面向孟加拉湾的港口,只要能改善港口设施及对外开放,从中国前往西方的航运路线便可大幅缩短。另一方面,缅甸的原材料资源十分丰富,包括石油、天然气及水力发电等,而这些资源在中国内地的供应相对短缺。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这个概念,其实早于1999年首次提出,但要到2013年,才得到全部4个国家真正接纳。去年8月,缅甸国家顾问昂山素姬官式访问中国,其后发表官方声明,重申缅甸欢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方案,明确表示缅甸将积极参与这个项目。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长约2,000公里,是一个多模式基建项目发展计划,把中国南部城市昆明,与缅甸的主要经济枢纽之一曼德勒市连结起来,再穿过孟加拉首都达卡,最后以印度第二大城市加尔各答为终点。
虽然项目仍在计划阶段,但外界普遍预期,当区域交通增强后,缅甸将大为得益。印度奉行「向东望」政策,中国则采取「向西看」方针,缅甸正好位于两国之间的十字路口,是通往邻近国家合计达23亿潜在消费者市场的门户。此外,鉴于中国有意开发马六甲海峡以外的贸易和能源航道,未来或有大量贸易从新加坡分流至缅甸。
Asia Pacific Connex是一家总部设于亚太区的石油及天然气顾问公司,其行政总裁Andre Wheeler评估缅甸改写全球贸易规则的潜力。他说:「缅甸再加上欧洲与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的发展情况,将会完全改变过去40年主导东西方贸易的物流模式。那些在偏远及低成本生产地区的制造商,将可首次得到铁路连接。研究显示,采用铁路运输的成本较目前的航运线路要低得多。」
罗兵咸永道新加坡(PwC Singapore)亚太地区资本项目及基础设施行业主管合伙人Mark Rathbone亦认同这个观点。他说:「缅甸邻近云南首府昆明,亦有助这个城市发展航运业。昆明可以利用缅甸现有的港口,把货物运往非洲及中东地区。」
不过,最大问题是缅甸的基础设施不足,以及缺乏改善基建所需的财务资源。2015年,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认为,缅甸是区内最缺乏基础设施的国家。世界经济论坛《2013至2014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缅甸在148个国家中排第141位。在2015年,缅甸只有38.9%的道路已铺设好,而整体的道路密度更属区内最低。
在缅甸仍被国际孤立的年代,中国已是缅甸最大的投资者,支持缅甸多个重要的基建项目,包括石油及天然气管道、港口和水坝。2010年,缅甸开始改革开放,外商在缅甸的投资也迅速增加。
2015至2016年,缅甸获得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为94亿美元;2014至2015年为80亿美元;2013至2014年为41亿美元。在上一个财政年度,石油及天然气行业吸引了最多外商投资,其次为运输及通讯,之后是制造业。新加坡是缅甸的最大境外投资来源,为55个项目提供合共43亿美元资金;缅甸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排第二位,投资额为33亿美元。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认为,这些投资只占缅甸真正所需资金的一小部分。举例来说,由现在直至2030年,缅甸的各大城市需要1,460亿美元的投资,以建设基础设施满足现有及预期新增人口的需求。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数字,缅甸若要达到2030年的发展目标,仍须寻求800亿美元的投资。
缅甸其中一个正在发展的主要项目是汉达瓦底(Hanthawaddy)国际机场,也是该国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项目之一,完工后,将成为缅甸最大的机场,取代仰光国际机场成为进出该国的主要门户。新加坡财团樟宜机场集团已经中标,负责价值15亿美元的第一阶段建设计划。缅甸政府已获日本政府提供一笔40年的贷款,资助这个机场项目。
土瓦(Dawei)深水港及经济特区是缅甸另一重点发展项目,将成为该国最大规模的工业及贸易特区。泰国是这个项目的主要合作伙伴,而日本政府亦有兴趣为此项目提供融资。
另一项重要工程是位于迈立开江与恩梅开江汇合处的密松大坝(Myitsone Dam);这两条河是缅甸第一大河伊洛瓦底江的上游。密松大坝建成后,将成为密松流域水力发电项目的一部分,也是在这个流域规划的7座水坝中最庞大的一个。这7座水电站的装机容量合计为13,360兆瓦。

密松大坝预期于2019年完成,将成为全球第15大水电站。这个项目由伊江上游水电有限责任公司承接,该公司是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缅甸亚洲世界公司与缅甸电力部共同成立的合资企业。
特约记者 Geoff de Freitas 仰光报道
编辑推荐
热门文章
近年泰国已冒起成为一个非常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根据联合国的统计,单在2015年,流入泰国的投资已大增超过200%。促进外来投资的因素包括:投资政策稳定明确、与区内国家的联系更紧密,以及政府决心改善运输基建等。此外,外界普遍期望,泰国的政治及经济环境长远可保持稳定,亦有助招商引资。
投资政策明确
泰国吸引外来投资的策略之一,是于2013年把企业所得税税率降至20%,泰国因此成为东盟区内同类税率第二最低的国家,仅在新加坡之后。


两年后,即2015年,泰国投资局宣布一项为期7年的投资推广策略;当中特别重视有助加强国家竞争力的投资,以及一些推动环保、节能或使用替代能源的商业活动。泰国并期望按照地区潜力,促进集群发展,凝聚相关投资,强化价值链。政府亦鼓励外商在泰国南部边境府份投资,发展当地经济;以及建立经济特区,从而促进与邻近国家的经济联系。此外,策略亦勾画了吸引外国投资的方案,藉此提高泰国企业的竞争力,加强泰国在全球经济扮演的角色。
为达致上述的策略性目标,泰国政府推出多项奬励措施,其中包括税务宽减、土地拥有权安排、简化投资程序,以及向符合国家发展目标的相关活动提供进口关税豁免或宽减。此外,获得投资推广优惠的制造商,可豁免外方资本限制以及当地成分和出口要求。
据泰国投资局的资料,2016年获审批的外国投资总额为3,581亿泰铢(101亿美元)。总的来说,日本是最大的外来投资来源地,占总投资额的22%。然而,来自澳洲、开曼群岛、中国内地及韩国的资金录得显著增幅。2016年,中国内地成为泰国第二大外来投资来源地,占总投资额的15%。

以投资的行业类别划分,在2016年,服务业及公用事业占最大份额,达87%。随后为化工、塑胶与纸业、农业及农产品、以及金属产品、机械与运输设备,而在农业及农产品、以及化工、塑胶与纸业方面的投资出现显著增长。

区域联系加强惠及物流业
泰国是个东南亚国家,位于中印半岛的中心,西北接壤缅甸,东北毗连老挝,东邻柬埔寨,南临马来西亚。泰国的边境贸易稳定增长,推动力来自邻近国家的发展,以及为促进区域融合而成立的东盟经济共同体。泰国外贸部估计,2016年泰国边境贸易总值1.47万亿泰铢,按年增长2.8%。预期2017年将进一步增长3%。
在这背景下,泰国主要发展策略之一,是在短期内成立10个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分别位于相邻缅甸的达府及北碧府;毗连老挝的莫拉限府、清莱府、廊开府及那空拍侬府;接壤柬埔寨的萨缴府及达叻府;邻近马来西亚的宋卡府及那拉提瓦府。
上述发展显示,泰国物流及服务业潜力可观。事实上,泰国已具备广泛及设备完善的运输网络,有能力担当区内的物流和服务枢纽,满足邻近国家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些国家对更优质的消费者及企业服务需求渐殷,涵盖金融、物流、区域培训中心、医疗保健以及一些与生活时尚相关的行业。
过去,泰国因基础设施不足而窒碍了经济发展。为解决这个问题,泰国政府已计划在未来几年大幅扩展该国的铁路、高速公路网络及其他核心基建。此举最终有助降低物流成本,增加泰国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主要基建项目
在2016年,泰国政府审批了20项基建项目,目的都是加强泰国的长远竞争力。与此同时,这些项目亦为该国的建造及工程业创造庞大投资机会。2016年底,泰国内阁通过了一项涉资约8,960亿泰铢的2017年基建行动计划。根据计划,35个涉及铁路、道路、航空运输及港口的基建项目将会获得资金,其中5,760亿泰铢(占64%)的资金来自借贷,1,970亿泰铢(22%)来自公私营机构合作。此外,还有来自政府预算(740亿泰铢,8%)及泰国未来基金(450亿泰铢,5%)的资金。其余资金来自项目背后的私营公司。



在泰国,国内交通非常依赖道路网络。道路满足了该国90%的交通运输需求,因而经常出现阻塞。为了纾缓这方面的问题,当局已批准重新发展大曼谷区电动列车网络。这个项目有助扩展首都的辐射范围,加强连接邻近府份。泰国政府亦计划推广铁路运输,以减低物流成本及改善效率。目前泰国大部分铁路网络是单轨的,但双轨系统正在施工。第二期计划正等待内阁审批,共涉及7个双轨铁路建造项目,长度合计达1,439公里,总值约2,920亿泰铢。
多个机场的大型重新发展计划,亦是泰国目前的优先项目。这项计划名为「泰国的机场」(Airports of Thailand),将于未来15年投资1,940亿泰铢,扩展6个机场,包括曼谷的素万那普国际机场及廊曼国际机场,以及在合艾、清迈、清莱及布吉的机场。这6个机场合共处理泰国约90%的航空交通。到2030年,这些主要机场将可每年处理1.5亿人次乘客,是目前的两倍以上。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泰关系
「一带一路」倡议包含「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政府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覆盖的范围非常广泛,旨在促进一带一路贸易路线上各国的经济合作。
现在看来,「一带一路」倡议已加强了中泰关系,尤其在基建发展方面,首要例子是「中泰铁路」项目。这个项目是「泛亚铁路网络」中心路线的一部分,而该条中心路线将连贯中国、老挝、泰国、马来西亚及新加坡。中泰铁路被视为中泰两国长远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泰国政府最近宣布,将会为这项工程提供资金,但列车及讯号系统将向中国购买。据泰国交通运输部部长Arkhom Termpittayapaisith指出,建造工程最快于今年3月动工。工程的招标将于2月完成[1]。完工后,预期列车时速将可达250公里。高速列车将连接两国,令中泰关系特别是经贸合作方面更上一层楼。
[1] 资料来源:2017年1月3日《曼谷邮报》(Bangkok Post) Work on High-speed Train Projects to Get 2017 Start。